-
中消协提示: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认标志
2021-10-13 17:5110月13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公告提示,老年消费者要提高消费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,并认准保健食品标志购买适合自己的保健品。
-
“零添加”食品更健康?未必!
韦川南 2020-07-30 12:44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曾详细解释,凡是标榜“无添加”的,商业噱头远大于实际健康意义。有些是根本就不需要添加的。
-
驱蚊,没有“婴幼儿、孕妇”专用
韦川南 2020-07-29 11:02婴儿专用,纯天然成分,这样的驱蚊产品究竟能不能放心使用?
-
近期吃过新发地等市场的三文鱼?做个核酸检测
韦川南 2020-06-15 11:27“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新冠病毒直接通过吃喝传播的证据”,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博士说,“三文鱼‘携带’冠状病毒和蝙蝠‘携带’冠状病毒是两码事。三文鱼的‘携带’准确的说是沾染,是被污染。所以三文鱼是不是会传给人,我认为,最大的可能性是接触传播,比如摸过被污染的冰鲜三文鱼,不洗手就揉眼睛、抠鼻子,或者是通过三文鱼污染摊位及周边环境,进而接触传播”。
-
看一次病反复挂号可否改改?
2020-05-29 16:44“4月25日去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看腰椎间盘突出,医生让我拍MRI腰椎平扫,5月2日,拿出结果后正好是第一次看病的医生坐诊,请医生看诊断报告单时,医生让我挂号后再看。”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闫先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:为何同一种病看同一个医生却需要反复挂号排队呢?
-
江西九江:夜间看儿外科跑了20公里
2020-05-29 09:04晚上家里小孩发生磕碰,家长别提多着急,然而找医院“跑断腿”是常有的事。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的戴先生就向健康时报反映,他带孩子夜间就医的经历,“夜间儿外科门诊太少了,看病太难了”。
-
周末看个鼻外伤竟然跑了四家医院!
杨丽萍 2019-03-29 15:49《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》统计,我国儿科医师不到10万人,平均两千名儿童拥有一名儿科医生。2016年12月发布的《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》显示,最近3年,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,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.7%。
-
潘石屹吃的 “长生仙丹”是什么?真有用吗?
2019-03-22 11:30BASIS宣称,该产品能延长寿命,增强能量与细胞功能、改善睡眠,但这个产品真能让人长生不老?健康时报记者调查发现,该产品的实际功效至今没有数据支撑,一直存在争议。
-
广电总局:立即停播“椰树牌椰汁”等部分版本广告
杨丽萍 2019-03-19 09:57自即日起,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立即停止播出相关版本的“椰树牌椰汁”“力补金秋胶囊”和“强身牌四子填精胶囊”广告。
-
同一款药,要买贵的还是便宜的?
2019-03-18 11:21判断药品的好坏,最重要的是看是否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热门文章
-
微信
因专业而信赖
-
微博
微健康,随时随地不随意
-
手机报
轻松看健康